【易菇網(wǎng)首發(fā)】沽名釣譽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shù)氖侄螕迫∶u。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什么鳥都有生存的空間,如果你僅僅是一只麻雀也就罷了,沒有人會怨你只會叫著讓人心煩的聲音,反而會感覺你誠實,進而認為你的聲音也很美。但是情況不是這樣的,非有人拿著烏鴉的面孔去裝喜鵲,如果僅僅裝成喜鵲也就罷了,但是還不限于如此還拿著鳳凰的尾巴做一陣修飾,試圖再更上一層裝成孔雀,孰不知你用心為何?
我們食用菌界的某些專家學者與菌界明星,置廣大食用菌從業(yè)者所盼望的新品種新技術于不顧,只是財迷心竅,汲汲于功名,喪失了起碼的學術道德和社會良心,這股沽名釣譽之風危害不可低估。它敗壞學術風氣,玷污了食用菌學者與菌界明星形象,助長了追名逐利。使眾多菇農(nóng)對心中敬仰的學者偶像與菌界明星生有了不敬,并由此給以鄙視,對是非真假美丑的判斷標準,對社會主流觀念價值產(chǎn)生了動搖,在一定程度上,給食用菌界造成了無形而深遠的危害。
這個行業(yè)的一些專家學者與菌界明星,享用著國家的資源,拿著人民的俸祿,卻罔顧起碼的道德義務和社會職責,沽名釣譽,實在令人不恥。沽名釣譽歪風,我們的食用菌媒體要慎重,不要給其提供平臺機會;菌人們也要理性,不上“偽學者“的當;行業(yè)部門要約束,制止此類的學術無良;總之,不能讓沽名釣譽者名利雙收,而要讓其名裂利廢!
一個健康文明的菌界所倡導信奉的普遍價值是真善美,誠實高尚菌人要受尊得惠,而假惡丑的虛妄庸俗的東西永遠為菌界所討伐唾棄。令人憂慮的是,一些菌人人對低級庸俗市儈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假惡丑的東西往往得不到應有的禁止和懲戒。病態(tài)的心理大性其道,沽名釣譽者的代價成本很低。菌人們很少聽說某人因學術造假而遭到報應,這無疑助長了嘩眾取寵僥幸取勝之風。這說明了社會價值觀念的錯位和頹廢。
紅塵俗世,紛擾人間,終究是逃不了名利二字。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理性菌人逐利不足為奇。可名譽、名聲、名氣究竟是什么呢?如此虛無縹緲的東西,卻教有些菌人歡喜教人憂,有隱士介子推藏深山避之不及,又有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之險,但仍擋不了有無數(shù)菌人夢寐以求,苦心經(jīng)營,甚至不惜手段弄虛作假,沽名釣譽。
名譽確實能帶給菌人物質和精神上的多種好處,所以,追逐名譽變成了有些菌人的目標,有些菌人為獲取名譽及其所帶來的好處,就冒險采用“沽名釣譽”的手段了。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菌人的聲譽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并不是短時間能夠形成的,那些急于想出名或沒有能力去塑造自身聲譽之菌人卻急不可耐,只想不勞而獲,在不付出時間經(jīng)營,不花費精力的情況下享用名譽帶來的收益,于是通過自我吹捧、弄虛作假來沽名釣譽,騙得名譽,并借以享受聲譽帶來的好處,個別菌人雖身上光環(huán)無數(shù),卻深陷牢獄,更是令我們不恥!
從菌路上,我們菌人很難了解一個人的品行,這需要長時間的接觸、觀察和甄別。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是面對沽名釣譽的菌人的偽裝,我們就更難辨別其“名譽”的真?zhèn)瘟?。為沽名釣譽者提供了機會,使得他們可以利用沽名釣譽來招搖撞騙,而不會被人戳穿,如果我們菌人借助道德的譴責,有的時候菌人們的關注反而幫助沽名釣譽者達到出名的目的。
我們食用菌界一些大師聲譽的建立,是完全依靠自己的研究工作,在嚴肅的食用菌科學書刊發(fā)表研究論文,闡述自己的論點與見解。其對食用菌科學發(fā)展的影響,要經(jīng)過不同作者的反復實踐,才能逐漸取得菌物界的公認。靠拉幫結派,溜須拍馬,或報紙、網(wǎng)絡媒體、電視、等新聞媒介的宣傳制造菌界明星。這也許可以取得一些短暫的、廉價的榮譽;但食用菌科學是嚴肅的、無情的,用這種手段建立起來的所謂知名度,是經(jīng)不起時間考驗的,也不可能建立一個菌人的行業(yè)聲望,最終只能被時間所淘汰。
君不見,曾經(jīng)有一些所謂的食用菌專家、大企業(yè)家頻頻在媒體露臉,到處游走演說,但在食用菌界的同行中卻不見得有很大聲望,這些所謂“菌界明星”有不少已經(jīng)成為曇花一現(xiàn)的人物了。因為很難想象,整天忙于“出鏡”,忙于應酬,忙于報告的人,忙于賺取自己光環(huán)的菌人,會有多少時間潛心科研,會有多少時間打點自己的企業(yè)。
當然,在當今社會充斥著媚俗傾向的時下,像黃毅教授這樣科學成就和科學精神都堪稱楷模的食用菌學者,更多地被菌界同仁了解進而追隨之,當然很好。但用浮躁方式,刻意打造所謂菌界明星,結果必然會適得其反,沽名釣譽的菌人是很難走遠的。參考文獻略【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