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工作的重點通常是動物和植物所承受的壓力,以及它們將如何適應生存。然而,真菌也不應被忽視,因為它們的生物多樣性也在發(fā)生變化。其后果之一就是鬼筆鵝膏(死亡帽菇)(Amanita phalloides)等入侵蘑菇的增加,它們正在威脅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等地的森林健康。
2023年12月25日,New Phytologist雜志在線發(fā)表了來自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植物學系Anne Pringle團隊等題為"Death caps (Amanita phalloides) frequently establish from sexual spores, but individuals can grow large and liv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in invaded forest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記錄真菌在入侵棲息地和本地棲息地的生長模式,揭示了世界上最毒的蘑菇鬼筆鵝膏(死亡帽菇)生存和繁殖的策略。

全球變化正在重塑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但非致病性真菌的分布變化以及入侵機制大部分未被記錄。外生菌根Amanita phalloides原產(chǎn)于歐洲,入侵北美。利用種群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研究者試圖描述這種成功入侵的共生真菌的生活史特征。
為了檢驗死亡帽菇是通過菌絲在地下傳播還是通過有性孢子在地上傳播,研究者對歐洲和美國的蘑菇進行了定位和基因型鑒定。結果表明,較大的遺傳個體(基因株)是通過無性繁殖傳播的,而許多較小的基因株則是通過孢子傳播的。為了探究基因株是短暫的還是持久存在,研究者還對種群長期采樣。幾乎在每個地點和所有時間點,蘑菇都會分化成小的基因株。蘑菇個體通常由有性孢子形成,但在加利福尼亞的一個地點,一個直徑近 10 米的蘑菇個體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在加利福尼亞的兩個地點,2004 年、2014 年和 2015 年都發(fā)現(xiàn)了相同的基因株,這表明單個基因株(大型和小型)可以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尺度內(nèi)反復繁殖。結合菌絲生長和孢子傳播的靈活生活史策略似乎是這種致命的多年生外生菌根真菌入侵的基礎。“我們是一個由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目前在美國和歐洲開展工作。我們對死亡帽菇的研究始于 2004 年的加利福尼亞。我們所有人都與Pringle實驗室(現(xiàn)位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有一定的聯(lián)系,但我們從未在同一時間聚集在一起。相反,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里,研究是由不同的小組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大學進行的,最后通過合作寫出了你們面前的這篇論文。這是一段怎樣的旅程??!”論文鏈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