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又到了食用菌竹蓀開采上市的季節(jié),平日冷清的順昌縣大歷鎮(zhèn)又熱鬧起來,菇農們忙著采摘、烘烤、包裝,客商們忙著上門收購,處處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又到了食用菌竹蓀開采上市的季節(jié),平日冷清的順昌縣大歷鎮(zhèn)又熱鬧起來,菇農們忙著采摘、烘烤、包裝,客商們忙著上門收購,處處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家今年種了3畝竹蓀,種一畝純收入可達5000元,我要感謝大歷信用社,是小額農貸讓我走上致富路”。秀吳村菇農張小平一臉感激言益于表。二年前,張小平還是一個既幫助其他菇農打零工,又種自留地的農戶,他很想種植竹蓀,一來資金不足,二來又害怕虧本,總在猶豫不決。當時的信用社主任徐師堅知道情況后,積極收集了其他菇農這些年種植上所積累的經驗和教訓資料,主動上門與他一起分析竹蓀的市場銷路及發(fā)展前景、鼓勵他發(fā)展種植竹蓀。及時根據他發(fā)展規(guī)模給予信貸扶持1萬元。如今,張小平不僅成了村里種植竹蓀的能手,嘗到甜頭的他還積極帶動周邊村民種植竹蓀。
在大歷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菇農戶數不斷增加,至2008年5月末,當年共累計發(fā)放茹農貸款360萬元,使全鎮(zhèn)1100戶菇農中,獲得信貸支持的菇農達715戶,種植面積達1500多畝,實現產值750萬元,純收入達200萬元。
為支持竹蓀走上產業(yè)化,順昌聯(lián)社及時推廣大力信用社的經驗,為菇農們開通辦貸“綠色通道”,凡是符合貸款條件的農戶,在三天內即可辦理好貸款手續(xù)。同時強化信用系統(tǒng)工程建設,積極培育信用戶,現已有3685 戶菇農獲得“信用證”,并可在當天取得貸款。在信用社---“當地農民自已的銀行”信貸支持下,極大地激發(fā)了菇農們種植竹蓀的積極性。今年,全縣129個村中就有89個村6100多戶種植竹蓀規(guī)模達萬畝以上,產量達87萬公斤,并以優(yōu)質價高暢銷國內外,實現產值達億元,僅此一項為農民增收5000萬元。如今全縣竹蓀產量占全國總量的20%,成為福建省最大的竹蓀栽培基地和示范縣。近日,順昌縣還被授予“中國竹蓀之鄉(xiāng)”的全國性稱號。